行业资讯

上海复工复产如何解决“人不够”的问题?工业机器人透露新生机(CM400YK FBM09)

访客 2023-01-10 行业资讯 259 views 0

  前言:上海复工复产已来到第三个阶段,制造业的全面复苏指日可待

  但我们仍要追问:疫情防控下,生产所需要的人员流动与聚集如果成为复工复产的难题,制造业企业如何解决人的问题,以及更紧迫的人不够的问题。

上海复工复产如何解决“人不够”的问题?工业机器人透露新生机(CM400YK FBM09)

  供应链危机曾引起业内震荡,业内人士更是预言:如果再不能复工复产,5月之后全国科技、工业产业,只要涉及上海供应链,都会全面停产。

  而在一个半月后的今天,当我们回头看去,想象中的危机并没有出现6月1日起,上海进入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复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上海制造业正加速复工复产,开足马力,争取早日追回产能。

  疫情下上海

  高端制造业的机遇与挑战

  上海的高端制造业在全球竞争力不足。上海发展高端制造业的要素条件在国内城市中具有相对优势,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组织完善、产业人才丰富、制度环境优良。然而与纽约、东京等全球城市相比,上海高端制造业优势仍然不足,尚未形成产业分工中的主导权,缺乏影响力、引领力,发达国家依然占据制造业发展的高端领域和环节。

  上海高端制造业规模不足。与东京、纽约等城市相比,上海制造业在规模上具有绝对优势,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城市,但高端制造业占比不足,高端制造业相较于传统制造业规模偏小,制造业地均产出效率不高。

  汽车生产开启双班

  5月27日,上汽临港乘用车工厂启动双班生产压力测试,机器重新恢复到了24小时不停运转的状态。

  单班制增至双班制,意味着产能进一步提升。而对一线的产业工人来说,恢复双班就是恢复到疫情前快节奏生产模式的信号,也是提振生产信心的信号。

  车身车间生产经理倪佳华介绍,为了完成双班压力测试,工厂在现有人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借调人员以及二线人员下沉一线等模式全力支持生产运作。班组长会利用休息时间,对借调人员开展一对一的文件培训,并通过视频模拟的操作方法,对全车系进行实操培训。大家干劲很足。刚发布的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50条举措里,对汽车消费有非常明确的鼓励政策,车市肯定会回暖。智己 、飞凡、荣威、MG名爵品牌的订单量正在明显提升。

  汽车是产业链条长且复杂的产业,复工复产不可能一蹴而就。整车企业的产能爬坡也在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链式复工,上汽临港工厂定期动态摸排供应商情况,对供应商产能、库存、原材料等进行全面摸底,密切关注下级供应商的人员动态、生产情况。上海地区一级供应商复工率已超过98%。

  在中国先进制造业的版图里:中国自2013年开始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上海市重点产业的机器人密度高达383台/万名工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

  与工业机器人企业及上下游相关企业聊了聊,以上海的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等支柱行业作为切入点,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工业机器人为疫情下的企业带来哪三个隐形助力?从汽车行业,一窥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危与机?生产回归正常后,工业机器人还可能迎来哪些新趋势?

  四个优先推进企业复工

  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整个区域的发展。

  据工信部信息,目前工信部正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建立长三角三省一市重要生产物资保障协调对接机制,推行通行证互认,设立问题投诉和解决渠道,解决往返中高风险地区应急物资中转接驳站司乘人员行程码管理问题,确保关键产品和三农物资运输顺畅。

  谈及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复工复产和推动经济稳增长,多位专家也尤为强调要发挥长三角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优势。

  供应链的通畅并不仅是重点企业努力就可以,曾刚认为,现在长三角经济依存度很高,要一起围绕产业链恢复努力,由点到链,不仅仅工厂要恢复,产业链前后端的支持与服务都要跟上。不仅是让乡镇、街道发挥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与临近省市做好协调。若想打通物流中的不畅,各地需要有积极的态度与实际的配合。比如,政府层面可以启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的健全区域性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专项预案;长三角的行业协会、商会、联盟等也要发挥作用,联合行动才有好的效果。

  此外,要想达到预期最好的效果,运输、防控等主管部门也可以更多给予一些具体的支持,并做好与外地的协调联动,在系统上做文章,推动经济恢复的发展。曾刚补充道。

  现在一方面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另外要研究考虑纾困组合拳。王振还强调,要在前一阵出台的系列政策基础上,出升级版,首先要围绕稳就业稳小企业,除了减税费,还要在减轻融资负担、人工费负担方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比如贷款贴息、工资与社保补贴、租金减免和补贴,比如要刺激消费,助力生活服务业,可考虑发放消费券、减免个人所得税等。

  复工复产中

  工业机器人的三大隐形优势

  以机器人为主力军的自动化智能工厂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每个行业、企业都有各自的生产特点,因此没有一种模式是机器人换人的标准答案,无法简单套用

  但在复工复产期间,率先部署工业机器人产线的企业所获得的优势却颇为相似:

  首先是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提升单兵作战的能力。

  位于浦东临港的中科新松工厂,疫情期间某一阶段仅有91名员工进行封闭生产,驻厂员工与协作机器人配合衔接,完成焊接、组装、打包等工作。

  有意思的是,新松工厂产线上使用的机器人均由中科新松自主进行研发制造,而主要生产的产品,也正是协作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发挥的作用大致相当,根据另一家机器人企业自主移动机器人(AMR)集群及操作系统提供商快仓向立方知造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拥有移动机器人集群的无人仓,由系统工作台向机器人发出指令,自动进行出库、归位等一系列操作,中间仅需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出库扫码。

  以AMR、AGV主导的物流环节能够实现零接触,不仅减少一线人员的操作,效率也大幅提高,完成由人找货到货找人的转变。

  小 结

  上海敲响6月1日的零点钟声后,路障被拆除,车流涌动,日常生活正在有序恢复我们熟悉的上海回来了。

  随着复工复产白名单陆续出炉,上海实体经济的制造业支柱之上笼罩的阴云也在消散。从工业机器人这一个侧面看去,我们也能清晰察觉上海,这个中国制造与智造拼图的核心板块,正透露着新生机。

  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仍在持续和扩张。政策引导之下,得益于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的完善,上海也仍然具备成为制造业基地的吸引力,并且在不断形成创新型制造能力智造。

赞(0

推荐标签

Random label
15395922327 扫描微信 1665993276